武汉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神经病学
神经病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协作,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医学事业服务的专业人才。
2、掌握神经病学的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同时对进展中的生物医学和相关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并基本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处理。
4、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脑血管疾病
研究各种类型的脑血管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诊断治疗技术。
2、肌病
研究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及其他各种肌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并探讨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在肌肉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
3、癫痫
研究癫痫症的发病机理,难治性癫痫的病理基础与诊疗对策。
4、头痛
研究慢性头痛的病因,临床分类、慢性头痛发展与心理、社会、环境的关系,头痛的综合治疗。
5、脑缺血性损伤的康复
研究脑缺血性损伤后的康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损伤后的神经再塑。
三、学习年限
二年。第三学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后阶段学习。中期考核成绩优秀本专业有博士导师者可提前攻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见新全讯2网官网。
本学科硕士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低于20学分。选修课从当年开课目录中,在导师指导下选定3-4门,不少于6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选题应在理论或应用上具有一定意义,应优先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力争能够解决一些较为重要的实际问题。
2、开题报告: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作开题报告,主要是检验研究生对眼科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查论文写作准备工作是否做到充分。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等。开题报告最迟在第二学期末完成。
3、创新要求:这是衡量论文质量的一项主要依据,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课和专业外语的学习和通过学院组织的统一考试。参加半年的临床工作,参加科室病案讨论、查房等临床工作。参加本学科全国学术性会议1-2次。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工作,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必须通过所有的学位课程,完成应修满的学分,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应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将其研究结果撰写成1-2篇学术论文,经导师修改同意后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投到本专业核心期刊,才能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
七、培养方式
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注意结合本学科研究方向和特色优势,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启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独立进行科研、教学的能力。特别注意科学道德、严谨求实的学风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武汉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事业服务。
2、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或临床工作能力。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
3、掌握一门外语。能应用该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人格与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肾病
根据中西医理论研究肾病的发病机理,为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2、中西医结合妇科
研究防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延缓衰老、保障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
3、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治疗
根据中西医理论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三、学习年限
二年,第三学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后阶段学习。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见新全讯2网官网。
本学科硕士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低于20学分。选修课从当年开课目录中,在导师指导下选定3-4门,不少于6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实践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际意义。
2、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分。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最迟在第二学期末完成。
3、创新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硕士研究生应参加科临床工作,参与病房和门诊医疗工作。参加1-2次本专业学术会议。
在第二学期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课、专业外语的学习和通过学院组织的统一考试。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工作,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必须通过所有的学位课程,完成应修满的学分,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应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将其研究结果撰写成1-2篇学术论文,经导师修改同意后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投到本专业核心期刊,才能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
七、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根据研究生教学、科研、临床的实际情况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在导师的统一安排下,分别负责各自的指导、考核任务。
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注意科学道德、严谨求实的学风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武汉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皮肤病与性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事业服务。
2、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临床教学或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
3、掌握一门外语。能应用该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自身免疫病
主要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皮肌炎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2、皮肤恶性肿瘤
侧重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bowen病、pagot病及皮肤淋巴瘤的诊断和光动力学治疗。
3、皮肤性病学
研究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学习年限
二年,第三学期实行中期考核分流,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后阶段学习。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设置见新全讯2网官网。
本学科硕士生应修满的学分总数不少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得低于20学分。选修课从当年开课目录中,在导师指导下选定3-4门,不少于6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实践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际意义。
2、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查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分。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最迟在第二学期末完成。
3、创新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硕士研究生应有一定时间参加临床实践工作。并参加科室的病案讨论、查房等,参加1-2次本专业全国性学术会议。第二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课程和专业外语的学习和学院组织的统一考试。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工作,经导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在学期间,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同时应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将其研究结果撰写成1-2篇学术论文,经导师修改同意后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投到本专业核心期刊,才能获得申请学位的资格。
七、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根据研究生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在导师的统一安排下,分别负责各自的指导、考核任务。
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武汉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药学
中药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2、培养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方法、程序及质量控制的技能,掌握中药现代化关键新技术及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前沿,具有分析问题、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教学任务。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中药药剂学,主要是中药现代新剂型、传统剂型深度开发、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缓控释制剂等方面的研究。
2、中药现代化关键新技术(co2超临界提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干燥新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微粉技术、纳米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3、中药药理、中药毒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包括中药新药及中药单复方的药效学、药动
学、毒理学的研究,有毒中药毒性减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4、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中药有效成分结构修饰、构效关系的研究。
5、生物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中药的生物有效性、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体内外相关性、药物的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的研究。
6、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建立;
7、中药材的地道性、质量稳定性与临床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8、中药、民族药的新活性功能;
9、中药复方有效物质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
10、中药单方各有效部位中活性成分的作用机理及相互关系;
11、中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转化与调控机理;
12、中药成分分析新方法研究。
三、学习年限
1、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各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总数为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5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跨学科专业、同等学力研究生应补修至少2门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具体科目由导师确定,不计学分但必须达到及格要求。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论文选题: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
2、开题报告:在第二学期初确定论文计划,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提出论文选题及课题设计方案,并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应少于三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经讨论通过后开始实验研究,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研究工作,可整理成硕士论文。要求选题新颖,有创新性,实验设计科学严谨,方法及手段先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论文应资料详实、数据真实、论据充分、论点明确、结论正确。
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论文至少1篇。
或者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参与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至少1篇,并在本学科指定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会议论文至少1篇。
提前毕业的学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至少2篇(且至少一篇if不小于2)。
5、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
要积极与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和《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计2学分,并进入答辩环节。
2、中期考核
为保证培养质量,加强过程管理,各学科应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评定等环节的具体标准与要求,中期考核应建立淘汰制度,具体流向包括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1、培养方案应对培养方式、指导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要完善以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2、应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学者的集体培养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探索建立学术、实务双导师制。
3、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课程互认、海外实习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进程。
4、在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术报告等学术训练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加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应列出本学科研究生必读和选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学科前沿著作、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等目录,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如将文献阅读纳入考试范围或通过读书报告、开题报告等形式进行检查。
6、导师(或研究生指导小组)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具体安排。